导读: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的节日,每年的这个时候生者要去到死者面前,尽情诉说,哭泣,送鲜花,摆祭品,烧纸钱,添上一抔黄土。下面是小编对清明扫墓习俗之坟前祭拜的介绍,想知道清明扫墓要送纸钱是为了什么,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清明扫墓习俗之坟前祭拜
坟前祭拜祖先,是扫墓中最重要的活动。祭祖时通常要有纸箔、酒醴、香楮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节令物品。在山西万泉,祭墓时要有一种叫“子推”的物品,用面蒸成,状如兜鍪(古代作战时戴的盔)。荣河的“子推”上插鸡子,里面有胡桃九枚,外面有胡桃八枚。在浙江于潜,人们会用角黍(粽子)祭祖;在泰顺,人们用鼠曲叶(俗曰绵曲)或蓬蒿和米粉馅糖做成“燕糍”,拿来祭祖。浙江的一些地方祭扫祖茔时,会将海蛳散撒在墓上,冀求家族兴旺发达,子孙繁盛。在中国台湾彰化、南投、嘉义、台南、澎湖等地,都有以轮饼祭祖的做法。轮饼,也叫润饼、春饼,用面皮包肉、虾、蛋、菜、土豆或白糖等而成。在广东长乐,清明时节用枫叶染糯米,蒸饭作团,叫作乌饭,用以祭祖。在广东番禺,人们“拜山”时,要用煎堆、松糕、蔗、烧肉、熟鸡等作祭品。在东莞,“家家的人们,必备些鸡,烧猪肉,油豆腐,卷蒸,白蔗,酒三杯,茶三杯,白饭三盅和纸钱,利市钱,香烛,元宝,冥镪等物,装在竹筐里,荷着锄头……往省祖先之墓”。(袁洪铭《我也谈谈东莞的清明节》)
彝族人清明节拜扫十分隆重。上坟时,在墓龙树(植于祖坟左侧,禁砍伐)下杀鸡祭祀,将鸡血滴在石块上和树上,再拔下鸡脖子上的羽毛贴在树上和石块上,拔几根鸡翅和鸡尾硬毛插在石块前,叫作“领牲”。而后将鸡饭做熟献祭,叫作“献熟”。将鸡砍成碎块,盛三碗饭,再摆放一些蔬菜,在坟前献祭。祭罢,压三张纸在坟头。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一些地方,清明节不仅要为自己的亲人、祖先扫墓,还要祭祀邻近的墓主。上海一些地方,扫墓时要将角黍分给邻坟,叫作“记墓”。在浙江云和,人们以祭扫孤魂为善事,故有“若要富,扫古墓”之说。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载,江苏泰县(今姜堰区)有种特别的风俗:
清明日乡下农人咸备大船几艘,每船约有廿余人,立船之两边,咸执撑篙,在空旷河道比赛,称为撑船会。各船争先恐后,拼命前进。遇岸上孤坟,即焚化纸淀,至晚尽欢而散。究竟此种陋俗,起自何时,有何用意,乡人亦莫名其妙。吾无以解之,谓之为田家作乐而已。
胡朴安以撑船会为陋俗,判断其实并不准确,“谓之为田家作乐”也没有完全抓住现象的本质。其实,这里面包含着一种超血缘关系的终极关怀。
清明扫墓要送纸钱
清明扫墓,往往要给祖先送去纸钱。
纸钱又叫寓钱,取寓真钱之形于纸之义。唐代的封演在其《封氏闻见记》中对纸钱的来历、使用方式等做过说明:
今代送葬,为凿纸钱,积钱如山,盛加雕饰,舁以引枢。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币帛,事毕则埋之。后代既宝钱货,遂以钱送死,《汉书》称盗发孝文园瘗钱是也。率易从简,更用纸钱。纸乃后汉蔡伦所造,其纸钱魏晋以来始有其事。今自王公逮于匹庶,通行之矣。凡鬼神之物,其像似亦犹涂车刍灵之类。古埋帛,今纸钱则皆烧之,所以示不知神之所为也。
纸钱的使用开始于魏晋时期,是为了简易的目的而对汉代以来随葬钱币(所谓瘗钱)习俗的变通,唐代时已经非常普遍地应用于丧葬仪式之中,当时的人们习惯于用焚烧的方式使用纸钱。
封演的解释和描述固然没有错,但他只是指明了唐代丧葬仪式中普遍使用纸钱这一事实。实际上,当时的寒食清明时节,“香毂辚辚拜扫归,日暮风吹纸钱白”,纸钱也是扫墓中必不可少的祭祀用品。且时人对纸钱的使用,也不完全是焚烧,而是有着其他的处理方式。诗人张籍曾在《北邙行》中写道:“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所送纸钱能够被乌鸢衔上树去做窠巢,显然是未经过焚烧的。在“今纸钱则皆烧之,所以示不知神之所为”的时代而不焚烧,其中必有原因。我们以为,这原因还要从寒食节去寻找:唐代寒食节期间(大约三天时间)是严格禁止用火的,时人若在此时扫墓送纸钱,便只能采取焚烧以外的处理方式。当然,在唐代,扫墓可以持续到清明日乃至清明日以后的一段时间,而从清明日开始又重新可以用火,因此,有些人也焚烧纸钱。
《大唐开元礼》中有“芟剪荆棘”一条,其目的主要是避免火烧。在唐代,火田的做法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放火将田地上的杂草和庄稼秆等烧掉,不耕而直接下种。放火烧田时,如果坟茔上有荆棘荒草与庄稼地相连,烧田的火就有可能延及坟茔。
唐宋以后,随着寒食禁火习俗的日渐衰微,烧纸钱的做法越来越普遍,但是焚烧以外的处理方式如抛撒、标墓、压纸等仍然顽强地传承了下来。在陕西宜川,男女踏青扫墓,撒彩纸钱,叫作“百纸”。在湖北咸宁、恩施等地,用竹悬纸钱插于墓上,叫作“标墓”;在福建福州、中国台湾彰化等地,于坟墓周围放置纸钱,压以土石,称为“挂纸”,或称“压(音帝)纸”。在浙江云和,扫墓时要在坟头、坟圈两旁,三张一叠压纸马,称作“飘坟”。而这些方式都可以更好地显示此墓已经拜扫,也可以更好地显示墓主家是人丁兴旺,子孙不绝。未标墓、压纸的坟,往往被视为“绝后代的”无主坟或者无人问的古墓。所谓“有后人,挂清明,无后人,一光坟”。
值得一提的是,清明节送纸钱,又有不在坟墓的,如在河北张北、万全,清明日晚间,各家妇女到门前焚香烧纸,坐地哭泣,叫作“送纸”。
除了纸钱以外,有些地方还会给死者烧纸扎。亦有地方剪白纸条成幡形插于坟头,叫作挂青。
据魏应麒的描述,福州的墓佃(即将自己的田地卖于别人作墓地的人,同时也往往是守墓者)若看到有些墓多年没有压纸,就会以为墓主子孙已经断绝,便会将墓中棺材启出,抛在别处,重将田地卖与另外的人家作墓地,以谋取更多的利益。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清明扫墓习俗之坟前祭拜,清明扫墓要送纸钱”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