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春节即将到来,相信大家都在期待这一天的到来,而初一到初五是拜年的时间,那么在拜年有什么禁忌呢?下面来和小编详情了解一下吧!
拜年有什么禁忌
上门拜年,三种讲究,三种禁忌,可别傻傻不知道!
日子过得飞快,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
过年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向亲朋好友和邻里拜年。
在这样重要的日子里,老祖宗流传下来很多说法和禁忌。
如果不知道,出门容易闹笑话。
赶快来看看吧!
1、宜穿新衣服
拜年穿新衣的习俗,始于宋而盛于明。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载:“正月朔日,为之元旦。民男女,皆鲜服往来拜节。”
穿新衣,带新帽子,换新鞋,寓意万象更新,新年新气象!
老人讲,拜年时戴一顶簇新的红帽子,新的一年都会“鸿运当头”。
尤其是在正月初一这天,即使平时穿得再不讲究的人,也会把衣服换新。
穿旧衣,则意味着一年到头都是粗衣烂衫、灰头土脸的样子。
为了讨个吉利,也为了让自己有个好心情,大家都要穿上新衣服。
2、宜发压岁钱
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
长辈则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晚辈。
在民间,关于压岁钱的来由,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
据说古时候有个妖怪,名字叫“祟”。
祟每年除夕来到人间,到处祸害小孩。
于是人们就在除夕夜里点亮灯火,通宵不睡。
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用来“压祟”,谐音“压岁”。
得到压岁钱的孩子,就可以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
若有妖魔鬼怪想要伤害孩子,这些钱便可以贿赂它们,从而使孩子们逢凶化吉。
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祝愿,希望下一代茁壮成长、健康平安。
3、宜说吉祥话
俗话说:“过年言好事,出口称吉祥。”
拜年时,应该逢人就说吉祥话。
见了老人夸身体硬朗、气色好;
见了孩子夸聪明、懂事;
见了小伙夸事业,见了姑娘夸漂亮。
多谈谈这一年里快乐的事情,少提些抱怨牢骚的话题。
家长里短少过问,玩笑调侃适可而止,为得是大家都开心。
4、忌不看时间
拜年,首先要讲究的就是时间。
大年三十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一般不愿外人打扰。
无论是来说话、串门或者送节礼,都会干扰家庭欢乐的气氛。
赤狗遇之不祥,所以人们一般在这天足不出,以免遇上凶煞。
因此这天不宜外出,更不宜拜年,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家都不可以。
大年初四,是迎接灶王爷回人间的日子。
灶王爷回家后要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不宜外出拜年。
除了这三个日子,其他时间都是拜年的好时候。
5、忌不分场合
清代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苏州人拜年的情景。
文中记载:“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调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从古至今,拜年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也有序可依:
先拜尊长,再拜亲友,后拜邻里。
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
有的是同学、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
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拜年时最忌讳不分场合地乱拜一通。
譬如大年初一清早登门,别人还没睡醒,就强行拜年。
因拜年而催人起床,意味着对方整年都要在人催促下做事。
若在对方未起身时便拜,则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卧病。
6、忌空手上门
上门拜年时,最忌讳空手。
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
不求见面唯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
空手上门,意味着对主人家不尊重,是不通人情世故的表现。
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送礼的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
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
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礼单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
拜年送礼时,礼物的数目也有讲究。
礼物必须是双数,单数则为不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