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作文700字汇编4篇
更新时间:2020-12-26 02:56:50
重阳节的作文700字 篇1
“重阳节?今天是重阳节?哈哈!早忘记了哦!”走在中关村市场,不时的询问一些朋友今天重阳节怎么过。大多的人却陷入了这种惊讶、茫然的状态。说到重阳节我便想起王维的那首“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来。
今天的重阳节,也是第19个老人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敬老祭祖,传统的重阳节是一个诗意又温馨的节日。但在浮躁,匆忙的经济市场生活工作中,重阳节的黄金甲正随着金秋的过去而慢慢的退去。
在中关村广场我遇到了一位正拿着报纸找工作的小伙子,他对报纸看的非常执着,还不时的用笔点点画画。年轻人,有的是活力,有的是精神。登高是不在话下的,可这位小伙子却深深的被失业的圈子套住了。他对我说这么一句话,“工作都没有,吃饭都是问题了,那还有心思登高望远,月饮菊花酒呢?既是对亲人的思念这时也只是深深的埋藏在心里罢了。”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家乡,重阳节虽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插茱萸,吃糍粑是非常普遍的。只记得每年重阳节的时候,奶奶就会宰杀自己养的鸡鸭通知所有的姑姑、伯父们前来享用。其实反哺之情,人人都有。但有多少人能体会此时的父母亲自宰杀牲口聚集子女享用的真实用意呢?一对坐在家乐福门口正在歇息的老大爷、老太太,他们携着手,显得无比的亲近。他们对重阳节有这深厚的感情,子女们成天忙于工作,他们只有两个字“理解”。今天购点好东西,晚上等他们回来吃个团员饭。非常多人不知道父亲节,也遗忘了母亲节。更多的人也淡忘了今天的重阳节也是老人记节。一句问候,一个不长的电话他们都会会心的甜蜜一笑的。
中关村,市场里面忙忙碌碌,气温比外面的要高的多,但感觉并不是非常舒服。他们有的坐在柜台,有的站着拉客,有的高声吆喝。等等的。总之显得格外的匆忙。
“今天是重阳节,没有带孩子,老人出去溜达啊?”“哪有时间啊!工作这么忙,生意又这么惨淡经营的,也没心思。”这是一位在中关村干了八年的朋友和我说的感到无奈的一句话。礼拜一,中关村按道理也是一个比较安静的时段。只是“九九”相对来说有点过于冷淡和平静。我从E世界到海龙,从海龙到科贸鼎好再到太平洋,一样的平静,也一样的“忙碌”。只不见有关“九九重阳”的促销活动。
重阳节的作文700字 篇2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中国人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的老奶奶们在县村里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上丰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丽。“九” 包蕴着长久,吉利,祝福老人们延年益寿,健康。“九”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重阳节它又可以称为茱萸节、菊花节,甚至“野餐节”。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正当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孙子孙女的应该陪自己的爷爷奶奶出去到郊外 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奶奶的记性就笑着说:“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奶奶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奶奶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国庆节?”“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奶奶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奶奶到郊外去吧!”我搀着奶奶走了。我和奶奶一边谈,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池水,饱览壮丽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陪着奶奶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奶奶过老年节。上面缀着 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奶奶笑了,像年轻了五年。一家人嘴里甜甜蜜蜜,心里更加甜蜜。爽朗的笑声传遍了.....
重阳节的——作文700字 篇3
小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又让我想起了诗圣王维写的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面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所以借此机会为长辈们多做点事,以表达敬意。 今天过重阳节了,长辈们忙忙碌碌准备好晚餐,香喷喷的佳肴陆陆续续的端上餐桌,我主动帮忙把爷爷奶奶的碗先盛好汤,杯中倒上爷爷爱喝的米酒,然后叫大家吃饭喽!此时一大家子坐满一大桌。用餐前爸爸提议先把每人每杯子倒满爱喝的酒或饮料举杯共同祝愿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寿比南山。”我大声说好,用一杯饮料同时敬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顿时他们高兴地都说我长大了懂事了,竖起大拇指夸我真棒!还嘱托我要好好学习。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连忙说:“好的,您们放心我一定努力读书,以后长了一定孝敬您们。”此时欢声一片。晚餐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度过,一桌好菜大家也吃得津津有味,开心极了。
晚餐过后大约一小时,趁着家人都围在爷爷、奶奶身边拉拉家常、边看电视,我就提议要求爸爸给爷爷洗脚,妈妈给奶奶洗脚,我帮妈妈和爸爸洗脚,结果大家诧异了说不要了,我执意要求要做,这就是孝敬老人的行为,希望每年重阳节都这样,晚辈要给长辈洗脚,感受爱的温暖。结果都同意了,爸爸用桶、妈妈用脸盆装了合适温度的热水,给长辈们洗脚,看着这个场景我似乎觉得很温馨,爷爷奶奶刚开始觉得很不好意思,后面爸妈用真诚的行动感化了他们,爷爷奶奶接受了,享受了一生以来第一次的特殊的“洗脚”。 看着爸爸妈妈用手轻轻地放入水中,顺便轻轻地按摩长辈的脚,边说边聊,可有意思了。爷爷奶奶一直笑盈盈的满脸幸福的样子,我看了很感动。 过了一会爸爸妈妈给爷爷奶奶的洗脚任务完成,我主动用脸盆装好水给妈妈洗脚了,我漫不经心地把妈妈的裤脚捆上去,把我这小手轻轻摸上妈妈的脚上,问妈妈:“水烫吗?”妈妈说不烫。此时我抬起头看到妈妈的眼眶湿润了,红了,我知道,妈妈这是高兴,是幸福的泪水,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孝敬她们。
今年的重阳节过的很特别也很有意义。比往年就是不一样,希望重阳节这天给长辈洗脚的做法一直在我们家延续下去。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这是一种传统美德,让我们一起行动吧!让所有的家庭更温馨、更和谐、更幸福!
重阳节的作文700字 篇4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
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阳于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蓝布围障,防止闲人偷看。在玉渊潭等处,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