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清明防火标语大全 2020清明节上坟防火标语
更新时间:2020-03-21 04:16:04

	
  1、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故人。
	
  2、清明祭先祖不忘前人泽被,慎火护山林常使后人蒙荫。
	
  3、清明祭奠做文明人,只送鲜花纸不焚。
	
  4、文明祭祀,防火保林!
	
  5、平安清明,安全第一。
	
  6、鲜花祭故人,春雨表哀思。
	
  7、清明时节寄哀思,鲜花一朵告天知。
	
  8、留得青山埋宗骨,慎用火烛祭先人。
	
  9、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10、鲜花祭祖要提倡,森林防火有保障。
	
  11、扫墓烧纸不提倡,引发山火徒悲伤。
	
  12、上坟不烧纸,文明搞祭祀,无火过清明。
	
  13、物燥风大,上坟莫烧纸。
	
  14、纸火危险,祭祀在心!
	
  15、烟火污染环境,鲜花环保芬芳。
	
  16、节日上坟烧纸钱,烧毁森林多危险。
	
  17、祭祀献花多文明,杜绝山火保森林。
	
  18、祭扫场所人纷纷,不宜吸烟烧蜡烛
	
  19、入山不带烟,野外不吸烟。
	
  20、管好星星火,保住片片林。
	
  清明节各地的扫墓习俗
	
  海南
	
  海南人清明祭祖时,还有吟诵祖训族规的民俗传统。海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会长符策超说,海南汉族人均为大陆移民,唐以前汉族人迁居海南约有2万人,宋代迁入约10万人,清代激增至200多万人。入琼的姓氏约100多个,入琼始祖约300多人。为了纪念入琼始祖,后人纷纷在各地建有‘祖庙’,多在清明之际便举行祭祀活动。这些祭祀活动中,往往有八音伴奏,念唱祭文,追颂入琼始祖功德。
	
  山西
	
  山西旧有“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土番)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的民谣,生动地概括了时人的心情与扫墓的特点。春天,民间多修补房舍,以防夏季雨漏。由活人联想到死人,田间坟头经过风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清明时节上坟,最大的特点就是铲除坟头杂草,用新土将坟堆加高加固,习惯称为整修阴宅,表现了儿孙对先人的哀思。
	
  台湾
	
  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扫墓的同时,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有一块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劳,更有感恩图报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