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二十四节气 > 清明
字大小

清明有哪些风俗 清明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0-03-19 01:42:21

清明有哪些风俗 清明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挂纸


  “挂纸”在台湾的习俗中称为“压墓纸”。挂纸时,先要将生长在祖先坟墓上的野草,用锄头或镰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头或砖块将墓纸压在坟上,表示这个坟是有后嗣的,否则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无主的孤坟,而受到破坏。墓纸分为白色、红色、黄色的古仔纸以及五色纸(红黄蓝白黑)两类,现在则多用五色纸,其用意是盖厝瓦或表示子孙已祭拜过。至于传统的客家人挂纸时比较慎重,先用锄头挖一块绿色的草皮,并把带来一迭滴有鸡血的黄纸,用草皮压在坟上,然后在坟地四周摆上十二张银纸,除了挂墓纸的目的外,还有血祭的象征。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宋代清明时节,京都人民踏青郊游,市集买卖的热闹情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


  清明祭扫坟墓的习俗,是古已有之的。古代皇族祭祖有宗庙,士大夫祭祖有祠堂,民间不敢立祠堂,便于清明这“晴日清明暖,长河柳色匀”的时候去墓前扫墓(祭扫),二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文公在即位后赏赐他长期逃亡在外的有功之臣时,偏偏把曾经割下自己腿上的肉供他充饥的功臣介子推忘了。介子推也不争功,背起老母隐居于山西介休县东南的绵[U中。晋文公找不到他,就烧起一把火,想介子帷孝母,一定会背着老母出来。可是介子推为了表示不争功,宁可与老母一起被烧死,也不肯出山。三天三夜的大火把绵山浇个精光,介子淮与他的老母Ih抱昔一棵枯树被烧死了。晋文公十分惋惜地把他们安葬在绵山,并立庙纪念,改绵山为介山。焚烧绵山这天,正好就是清明节。人们为了追念这不争功的母子,每年从这一天的前两天起就不忍举火,宁愿吃冷的。“作乾粥食之”,所以又把这天叫做“寒食节·/,或叫做“禁火”,“禁烟”,有些地方到清明节吃青团和烙糖藕(塞以糯米),就是“寒食节”的遗风。这天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一说一百零三天),又叫做“百日节”。


  这一天正是“桃柳当候岸草遍”,介子推母子又是紧抱柳树而死的。旧时每列这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用面和枣做成飞燕的样子,用柳条串起来捅在门上,叫做“子推燕”,又叫“熟炊”。到清明还有“射柳”(剪柳)、“戴柳”的风俗。“射柳。是把鹁鸽贮于葫芦中,悬挂在柳上,弯弓射之,矢中葫芦,鹁鸽飞出,以飞的高下分胜负。“戴柳”,是戴柳条于发。有传说是黄巢造反时,曾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这一天,古代还有打球、拖钩、斗鸡,走狗、放风筝等游戏,还到郊外去游玩,这叫“踏青”。扫墓则于清明前一天开始,至立夏为止,表示在这春阳煦和,桃红柳绿之时,  犹不忘亡灵之意。


  古代介子推不争功而死,丰富了清明节的含意。解放以后,清明节又成为追念革命先烈,学习他们高贵革命品质的日子。现在,由于亿万人民对毛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及其他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真挚缅怀,更赋予清明节以非凡的意义。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日历图 rilitu.com

  

电话:

邮箱: